主动出击 外贸第一大省组合拳稳链拓市显担当
发表时间:2025-04-29 03:33:40 本页关键词:&#;

  第137届广交会上,一组数字引发广泛关注。

  在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外部冲击下,仍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20.2%。

  数字背后,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市场中依然保持强大吸引力和供应链韧性。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和展会举办地,本届广交会广东展位总量1.56万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参展企业5899家,比上届增加145家。

  应对关税战,外贸第一大省有哪些应对举措?

  拓展粤贸全球

  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与风向标,也是观察重点省份产业链升级成效、政策创新力度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窗口。

  长久以来,广东外贸基础扎实、制造实力强劲。

  一季度,广东外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良好开局。进出口2.1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进口7981.5亿元,同比增长9.3%。

  粤企在广交会上频频斩获大额订单。如,广州交易团共有923家企业参展,第一期参展企业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10亿美元,其中,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意向订单均实现较大增长。

  全力稳住传统阵地,加力拓展新兴市场。

  外贸稳量提质还在于持续推进贸易伙伴多元化。利用“粤贸全球”展会,广东计划组织300场以上面向东盟、中东、中亚、拉美、非洲等市场专项拓展计划。

  注入金融活水。

  融资难、融资贵长期是困扰制造业外贸企业的一大难题。在关税战下,叠加国际物流成本攀升、汇率波动加剧等挑战,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传统融资模式已难以满足转型升级需求。

  为企业纾困解难,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设立100亿元“粤贸贷”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通过融资支持降低广东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家电家具等传统行业外贸经营主体,以及智能制造、新能源产品等新兴行业外贸经营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

  深圳同步试点“跨境电商保”保险产品,覆盖境内采购应付账款风险,缓解企业“有单不敢接”困境。

  此举与“粤贸贷”形成“信贷+保险”政策组合拳,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精准滴灌,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帮助外贸企业渡难关,外贸城市纷纷出招。

  近期,广州、东莞、中山、阳江等多地均密集出台一系列稳外贸促增长政策。东莞出台30条举措促外贸稳增长,深圳发布10条稳外贸政策清单,中山推出15项具体举措等。

  纵观这些城市推出的具体举措,“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成为重中之重。

  东莞提出,发动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其中在中东、中亚、拉美、非洲、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展会不少于100场。

  中山明确年内推动3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新建2个海外展贸中心,促进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省内外贸城市主动调整市场战略,也体现出这些城市主动出击帮助企业找销路,通过政府组织参展、搭建海外展贸中心等举措,系统性降低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风险与成本。

  大块头有大担当。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经济的活力与韧性处在全国前列。这种韧性不是静态的抗压能力,而是动态的进化能力;不是简单的规模优势,而是系统性的创新势能。

  (“三里河”工作室)

责任编辑:成员
MBA智库官网©版权所有